来源:雪球App,作者: 巴非强,(https://xueqiu.com/3080353844/174751799)
《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全名《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是得到查理·芒格本人认可的介绍其思想精华、人生经验最全面、最权威的一本书,包含了他对商业世界的深刻洞见,汇集了他对人生智慧的终身思考。
书名效仿查理·芒格的偶像、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32年到1758年间在北美殖民地出版的一本小册子《穷查理年鉴》(其实两者的英文名主题是相同的,都是Poor Richard's Almanack)。年鉴是当时的一种热门书籍,里面的内容包括季节性天气预报、实用家务提示、猜谜游戏及其他娱乐等。
本书跟大部分书籍不大一样,不是由一位作者从头写到尾,而是由三大块内容拼合而成。
第一块内容是介绍查理·芒格的生平和他的性格特点。用书里的话说,“成功的投资只是他小心谋划、专注行事的生活方式的副产品”,因此不了解查理·芒格这个人的经历,不研究他的性格特点和行事风格,是无法掌握他投资、思维和决策方法的。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本书第一章查理·芒格传略里面。
查理·芒格1924年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爷爷是联邦法官,父亲是律师。芒格聪明过人,二战当中服兵役期间经过考试选拔被送去学习气象学。战后,芒格就读于哈佛法学院,毕业后在加利福尼亚的一间律师事务所工作。期间与朋友合作开发房地产,赚了上百万美元,获得了第一桶金,也积累了从商的经验。快40岁时,芒格放弃了律师职业,转行做投资。之所以专职做投资,是因为他离婚又再婚后,有8个孩子(包括2个继子)要养,而当时律师赚钱不多,他有赚更多钱的动力。另外他性格比较高傲,喜欢独立思考和行事,律师要服务于他人,看客户脸色,芒格说有些客户他真不喜欢。
芒格博学而自负,与人交谈中喜欢主导话题。他总是给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跟人谈话的时候心不在焉。有一次,巴菲特和芒格去一家公司参加董事会。会议结束后,他们两人走出大楼,站在人行道上,讨论早先会谈的结果。巴菲特说:“反正我认为我们当时正在交谈,突然间,我发现我自说自话有一会了。我四处张望查理,只见他爬上一辆出租车的后座,直接去机场了。没有道别,什么也没有。”
本书第二块内容是对查理·芒格投资哲学、思考和决策方法的梳理和介绍。这块内容集中在本书第二章:查理·芒格的生活、学习和决策方法,以及李录的序言和本书编者的导读中。这部分内容概述了芒格的投资哲学,扼要地介绍了芒格投资的思维过程和指导方针,帮助读者更容易地理解查理·芒格投资思想。李录是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是查理·芒格的门徒、合作伙伴和在中国进行投资的代言人。
第三块内容是查理·芒格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所做的演讲,这些演讲内容在本书成书之时都经过了芒格本人的审定,其中第十一讲人类误判心理学,是芒格将三次演讲的内容合并起来,写成一篇从来没有发布过的讲稿,2005年又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大量新的材料。这一部分内容可以视作研究芒格投资思想和思维模式的原始材料。
芒格的投资之道《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读者可以由此了解和学习查理·芒格的投资哲学、投资过程以及投资决策背后的思维模式,教你像查理·芒格一样思考。
芒格与巴菲特所代表的价值投资者最重要的观念就是把股票当成企业的所有权,并根据企业的竞争优势来判断它的持有价值。芒格说,投资者要“成为一名商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宏观经济或者证券分析家”,也就是说对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环境的理解和认识,是股票投资必备的基础。
芒格的投资哲学与巴菲特一样,即是认为股票本质上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股票的价格由公司的价值所决定。而公司的价值又是由公司的盈利状况及净资产决定。聪明的投资者只要在股票的价格远低于公司实际价值的时候买进,又在价格接近或者高于价值时卖出,就能在风险很小的情况下赚很多钱。
把这一投资哲学具体和细化一下的话,可以概括成15个字:能看懂、好公司、价便宜、下重注、长持股。
所谓“能看懂”,就是芒格和巴菲特一直说的“能力圈”的概念。芒格说,“没有边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称之为能力”,“必须弄清楚有你们什么本领。如果你们要玩那些别人玩得很好而你们一窍不通的游戏,那么你们注定会一败涂地”,进行股票投资,首先就要选择那些“容易理解的、有发展空间的、能够在任何市场环境下生存的行业”。
能看得懂的行业,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都是身边可以看得到的、跟自己吃穿住行等日常需求息息相关的行业,比如巴菲特投资的可口可乐,彼得·林奇因为女儿爱吃而投资的一家快餐连锁店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同时这里也不能忘了芒格所说的“能够在任何市场环境下生存”这一条,只有那些永续的行业才能诞生基业长青的企业。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和芒格不怎么投资高科技股,而偏爱保险、银行、铁路等行业的企业,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人老观念旧赶不上潮流,而是因为他们更看重行业长期稳定的前景。一些高科技行业,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可能企业刚刚花巨资进行了研发或者扩大了产能,产品就过时了、市场就变化了,这样的行业最终受益的更可能是消费者,而企业并没赚到钱。
第二条,“好公司”。芒格说:“股价公道的伟大企业比股价超低的普通企业好。”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最初奉行的是“捡烟蒂”的投资理念,更多的是关注低估的企业。但是芒格强调,好企业就算价钱贵点,也要比价格便宜的一般企业要好。是芒格帮助巴菲特更新了观念。
一般来说,好公司具有市场垄断或者龙头地位,而其市场地位隐含着成长惯性,它的某个管理人员可能非常优秀,或者整个管理体系非常出色等。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关注的问题是:某家企业为什么能够成功,这种成功是否可以持续,即它有没有保持这种优秀业绩的“护城河”。
芒格总结说,企业极度的成功很可能是由下面这些因素共同造成的:
将一到两个因素最大化或者最小化。例如好市多。增加一些成功的因素,以便取得更大的成效,让人想起有关临界点或者物理学中的临界物质的理论。结果通常是非线性的。将几个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丰田或者勒斯·施瓦伯(一家美国汽车轮胎连锁经销商)。顺应某些重大的潮流。例如甲骨文。
第三条,“价便宜”。巴菲特和芒格一直强调“安全边际”,也就是说,要在市场低估,也就是由于种种原因市场给“定错价”的时候,买入优秀的企业。芒格曾举例说:“谁都知道IBM这个企业的前景比铁路公司要好得多。但如果你把价格考虑在内,那么谁都很难讲清楚买哪只股票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条再怎么强调都不过,芒格说:“投资之所以困难,是因为人们很容易看出来有些公司的业务比其他公司要好。但它们股票的价格升得太高了,所以突然之间,到底应该买哪只股票这个问题变得很难回答。”市场总体上、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有效的,优质企业的价值已经反映在了它更高的股价上了,如果不考虑安全边际,在好企业估值上天的时候买入,一样会赔钱。
第四条,“下重注”,就是要集中投资而不是撒胡椒面。芒格的投资行为“结合了极度的耐心和极度的决心”。因为伟大企业被市场定错价格,“这种机会不会经常出现”,所以一旦出现这样的机会,就要最大程度对其进行利用。芒格说:“好主意特别少——当时机对你有利时,狠狠地下赌注吧。”
最后一条,“长持股”。芒格说:“如果你们能够找到某个价格公道的伟大公司的股票,买进它,然后坐下来,这种方法将会非常非常有效——尤其是对个人投资者而言”。他说,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长期持股可以避免多余的交易税和摩擦成本,“永远别为了行动而行动”。
芒格是如何思考的总之,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伟大公司的股票并长期持有,这是芒格和巴菲特的股市投资之道,也是他们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的秘诀。当然,道理虽简单,背后的东西却相当复杂,涉及到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解,对市场竞争等未来趋势的判断,以及投资者自身的性格和可能对投资结果产生影响的各种心理因素等,所以成功的投资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而芒格能够做到,除了跟他的知识、阅历、性格、智商等因素有关之外,跟他独特的思考方式或者思维模式也是分不开的。《穷查理宝典》这本书告诉了你查理·芒格是如何思考的。
首先是“逆向思维”。李录说,芒格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他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他首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大部分人更关心如何在股市投资上成功,而芒格最关心的是为什么在股市投资上大部分人都失败了。
据李录讲,芒格持续不断地研究搜集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领域中的人类失败的著名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正确决策的检查清单,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失误。李录说:“这点对巴菲特及伯克希尔五十年业绩的重要性是再强调也不为过的。”
第二是“多元思维”。在芒格看来,世间宇宙万物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对这一整体研究的部分尝试,只有把这些知识结合起来,并贯穿在一个思想框架中,才能对正确的认知和决策起到帮助作用。所以他提倡要学习在所有学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的“普世智慧”。
芒格说:“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芒格喜欢把人们的观念和方法比喻为“工具”,也就是说我们要运用多种工具进行思考和决策,才能保证得出大体上正确的结论,而这些工具就是根本的人性、基本的真理和许多学科的核心原理。
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大概有一百多个,“掌握八九十个模型就差不多能让你成为拥有普世智慧的人。而在这八九十个模型里面,非常重要的只有几个”。他说:“基本的微观经济学模型,加上一点心理学,再加上一点数学,就构成了我所说的普世智慧的普遍基础。”
芒格特别强调了心理学的作用,因为“人们的行为通常是非理性的,只有心理学能对其作出预测”,即使是那些最有能力、最有干劲的人,他们的决定也并不总是基于理性作出的。正因为如此,他把人类做出错误判断的某些心理因素当作能用于判断投资机会的最重要的思维模型。在他的第十一篇演讲:人类误判心理学中,芒格专门总结了25种“总体上很有用但经常误导人的心理倾向”,包括自视过高的倾向、过度乐观倾向、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社会认同倾向、对比错误反应倾向、压力影响倾向、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等。
这里不对这些心理问题太过展开,只举一个例子:剥夺性超级反应综合征。这种心理倾向在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当中也有介绍,就是相较于“得到”给人们带来的欢愉,“失去”给人带来的心理冲击要大得多。人们因难以接受“损失”而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种心理倾向促使大部分赌徒失去理智,股市上这样的事情也非常常见。
具体到股票投资的实践中,他的这种多元思维模型提供的分析结构使他能把纷繁复杂的投资问题简化为一些清楚的基本要素。芒格进行投资时,除了要研究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之外,还要对其内部经营状况及所处的、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作出全面的分析,试图发现与他的每个投资项目相关的“宇宙”。这种广谱分析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该公司相关的因素是怎样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这些与企业相关的因素包括当今及未来的制度大气候,劳动力、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状况,技术变化的潜在影响,竞争优势和劣势,定价能力,环境问题,还有很重要的潜在风险变为现实的可能性等。芒格还会对公司管理层进行特别的评估,评估他们的“能干、可靠和为股东考虑”的程度。
第三,检查清单。芒格十分推崇飞行员的培训方式,因为飞行员要学习各学科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掌握如何驾驶飞机,而且平时还要进行模拟训练,训练在一般情况下不常碰到但一旦出现就非常致命的情形下如何进行应对的技能。尤其是飞行员在每次飞行前都要对照检查清单进行检查的工作模式,深受芒格赞赏。对照检查清单,是芒格思考和决策方式的一大特点。
《穷查理宝典》一共推荐了四种基本的检查清单,它们的内容有所重叠并相互加强:
1.双轨分析
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主导了牵涉到的利益?(例如,宏观的和微观的经济因素)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有哪些潜意识因素会自动以各种方式形成虽然有用但往往失灵的结论?(本能、情绪、贪婪等)2.投资和决策检查清单
投资原则检查清单,详细地列出了各种值得考虑的因素:风险评估、独立思考、精心准备、谦虚谨慎、严格分析、资本配置、耐心、决心、专注等。3. 超级简单的普通观念
先解决那些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利用数学运算能力逆向思考应用基本的跨学科智慧,永远不要完全依赖他人。注意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也就是lollapalooza效应。4. 基于心理学的倾向
导致人类误判的25种心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