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李寅进入清华美院读交叉学科的硕士,这是一个融汇美院信息设计、计算机系和新闻传播学院三个方向的硕士项目学科。而在美院读硕士之前,李寅曾经在互联网行业工作4年,不仅在2C的用户体验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更是在带团队方面有不少心得。才读研一,李寅就开始带着研二研三的师兄师姐一块儿做项目。跨学科的他希望能够更多地集成清华各院系的技术和创意,就在清华创办了一个“设计力创新”的设计工作坊。在工作坊中,大家可以分享设计想法,组成团队共同实现项目。李寅说,这个工作坊”第一次将清华的同学从实验室中引出来在一起沟通”。后来,工作坊逐渐转成了创客教育实验室,李寅担任清华创客教育实验室负责人。

— 李寅 青橙创客教育创始人 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交叉学科,曾服务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4年。2013年4月创办了清华第一个创客活动平台“Designow”, 2014年11月成立了清华大学创客教育实验室并担任执行主任, 2015年1月创办青橙创客教育。2015年3月代表清华创客给总理写信,并与五四青年节当天收到总理回信。

研二的时候,李寅开始做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做PM2.5空气质量检测器。通过设计工作坊,李寅结识了不少电子系小伙伴,还促成了美院和电子系导师间的合作。当年这几乎是北京市第一个研究雾霾的团队,初衷是希望能够监测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情况,方便用户有更好的出行选择。项目从学校拿到了17万的启动资金,但是做完第一版产品以后,由于对产品发展方向的不同链接,美院团队逐渐退出。这个项目给了李寅大量的硬件实战经验,他发现智能硬件的生产需要软硬件工程师和供应链团队的配合,尤其是后来在深圳的学习调研,发现想要从智能硬件切入创业,没有多年工业生产的摸爬滚打,恐怕难以实现。

然而李寅并没有就此熄灭他的造物欲望。他发现,实验室的同学们有很多有趣的项目,如智能花盆、智能自行车等等,但它们往往随着同学的毕业就终止了。这让李寅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些硬件是否能够拆解成模块,让孩子们像玩具一样动手拼装?更进一步的,是否能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电路控制和设计理念,从而自己实现智能硬件的功能?正是这个想法,诞生了现在的青橙创客教育。

从硬件到课程——打造完整生态链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创客教育对硬件设施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市场。硬件需求包括教室的装修和相应的智能硬件教具。这对于带着团队装修过清华创客空间的李寅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从学校机械制造厂的小破空间,搬到现在新的李兆基大楼,清华创客空间现已拥有地下大型车铣刨磨的全套制作设备,以及多个团队的入驻。这些丰富的经验,让李寅顺利接下了首师大附中和人大附中创客教育空间设计的订单。“我们相当于定了全国创客教室的标准“,李寅自信地说。最近,他们也竞标获得了北京市共青团在京建设青少年创新部落的订单。

为了能有更多销售整体空间解决方案的机会,青橙还积极和上游供应商寻求合作。各地教委通常都有固定的某些设备提供商,李寅和供应商合作,共同设计创客空间整体解决方案,推送给学校。而对教具这块,青橙也和开源硬件厂商建立合作,为厂商的硬件设计定制化课程。

当然,课程才是青橙的重点和亮点。青橙创客团队现在已经研发了将近20种课程,分别属于创意思维、桌面数字制造、无人机和物联网四个大方向。创意思维课程主要强调将想法付诸实践,至于是借助工具做出实物,还是设计一套解决流程或实践方案,都是鼓励的开放答案;桌面数字制造让孩子利用3D打印、激光切割等工具,学会动手制作;无人机则引导大家用图形化编程调整参数,亲身实践设计思维;物联网主要是远程操控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体系贯穿体验式学习,采用项目制,强调让孩子们体验过程,动手协作,组成团队并和其他团队竞争。让孩子学会遇到问题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用知识和技术去实现,这是青橙团队的理念。从小培养孩子对科技的敏感度,和对Maker的兴趣点,到了高中学习更多知识后,他就可能在开源硬件或者软件方面钻研更深,从而在大学阶段能够寻求兴趣的专业化发展。从这些孩子中,或许就能诞生中国科技的未来。

素质教育一直受到提倡,却苦无良方,创客教育的兴起则恰恰提供了新的思路。明年,北京市教委将出资1亿,支持“课后一小时”活动的开展,而青橙创客也争取在这个项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意味着从教具分成、课程销售到师资培训,青橙能够全方位地获得盈利。这正是青橙能够获得3000万天使轮估值的重要原因。

行胜于言——做创客教育标准制定者

李寅的团队是从清华园中走出来的,清华行胜于言的风格也在他们身上有很好的体现。

这支一直低调的团队,无论是从PM2.5检测项目中积累硬件相关经验,或者是在创客空间运营中结识大量创业前辈,或是在装修清华创客空间磨练整体方案……这些一步一个脚印的事情,都成为团队日后生根发芽的宝贵财富。

而现在,团队也在北京、青岛、深圳、菏泽等地方开展各种体验课程,在深圳的全国教育大会上,青橙给全国70位知名讲师定制了一场创客教育的示范课,并分享自己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研发范例。此外,青橙教育已在启迪之星(菏泽)落地,菏泽人李寅又回到菏泽,回馈故乡。

尽管青橙是如此年轻,但是在创客教育这块新领地,他们已经走得很远。

“不断丰富创客文化,把创客种子在更大范围播撒开来。”这是总理的寄托,也是青橙团队未来不懈奋斗的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